越剧 豫剧 晋剧 吕剧 黄梅戏 昆曲 扬剧 楚剧 川剧 评剧 曲剧 秦腔 梆子 闽剧 沪剧 彩调剧 布袋戏 山歌剧 白字戏 赣剧 芗剧 庐剧 淮剧 正字戏 汉剧 桂剧 歌仔戏 花鼓戏 莆仙戏 琼剧 粤剧 锡剧 莲花落 淮海戏 通剧 茂腔 潮剧 皮影戏

目前民间职业剧团发展情况

发表时间: 2019年12月11日 | 作者:admin [0次]

 近年来,大量的民间职业剧团扎根民间、服务人民,不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国办剧团,还具有接地气的优势和直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活力。如何更广泛地团结民间职业剧团,听党话、跟党走,是中国剧协新时代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新的课题。

       中国剧协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与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合作邀请有关专家成立民间职业剧团发展状况调研组,认真研究确定调研方案,于2018年5月至7月赴福建莆田、上海、浙江杭州和宁波(慈溪)、四川成都、北京等地开展专题调研。

       此次调研活动历时三个月,考察六个省地市,共召开大小座谈会十几次,实地到访民间职业剧团或相关机构六家,现场观摩剧目演出四台;与民间职业剧团代表、相关专家学者、文化管理部门负责人90余人(注:此为参加座谈总人数,实际发言人数为65人)进行座谈交流,访谈19位民间职业剧团代表,收集相关专著、论文和资料文献多种,并整理口述资料十余万字,对民间职业剧团的行业生态、生存现状、发展趋势进行较客观全面的观察,对民间职业剧团的创作演出情况、人才结构及从业人员思想等基本情况也做了较细致深入的考察。在此基础上,为于2018年11月成立的中国剧协民间职业剧团工作委员会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事实依据和对策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戏剧民间生态、演出市场当前状况及发展趋势


       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促进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与文化建设形成新格局,在原来的国有院团之外,各地民间职业剧团应运而生、自发生长,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力军。

       据最新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统计,全国有注册登记的戏曲民间职业剧团8754个,从业人员达30多万(多在城市兴起与发展的话剧、音乐剧、儿童剧及各类新戏剧样式的民间戏剧团体,暂未有官方统计数字)。此次调研中了解到,截至2017年,福建莆田有登记注册的民间职业剧团120多个;据浙江剧协2013年统计,省内民间职业剧团总数约600多个,从业人员逾2万,年演出超过20万场,观众近9000万,营业额约10亿;截至2016年,四川省民间职业剧团36个、民间班社48个。在民间职业剧团蓬勃发展的整体态势下,受到文化风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民间戏剧具体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域、剧种的戏剧生态与市场状况有共性,也有差异。

       (一)民间职业剧团发展的条件

       1.民间戏剧的生态土壤

       中国传统戏剧艺术,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融入城乡百姓的精神生活。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为民间戏剧的“重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传统文化风俗的留存,特别是宗族社会生活和宗教祭祀制度,仍然是民间戏剧生存和发展的原生条件。例如福建莆田历史悠久,得益于宗教信仰、民间民俗、科举文化的滋养,莆仙戏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形成了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莆仙戏窝子”,“演戏酬神”“演戏娱神”民间习俗至今流传,民间请戏看戏的需求依然旺盛。浙江、福建广大乡镇,盛行宫庙里菩萨神诞日请戏,信众还愿请戏,孩子考上大学、老人做寿、生孩子、盖新房等喜事也都有请戏的传统。四川成都,观看川剧的传统与吃茶的城市休闲文化紧密结合。在北京、上海,长期以来成熟的院团创作培养了观看话剧的城市文化消费习惯,两地均有一定数量的话剧观众群,同时由于高校密集,青年创作者和观众引发审美多元化,民间戏剧团体和剧场的兴起正为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提供多样选择。

       2.政策支持

       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不同阶段,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允许和鼓励民间职业剧团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1993—1997年,文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通知》《关于继续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提出“提倡和鼓励社会办团”。民间职业剧团创办和市场化经营迈出了探索步伐。2002年,文化部修订《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至2009年文化部发布《关于促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的若干意见》,民间职业剧团大量涌现,迎来发展期。调研中访问的具代表性民营戏剧团体、机构的创办时间,生动说明了政策对市场带来的影响。近年,随着政府加大创作资助力度,民间戏剧生态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3.一定程度的资源积累

       在政策鼓励下,民营资本进入戏剧市场。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文化投资流转于商业喜剧、儿童剧、音乐剧以及剧场建设、经营,也有企业家出资创办越剧、沪剧、川剧等戏曲民间剧团。而院团改制和艺术专业院校毕业生为民间职业剧团提供了人才资源。在福建、浙江,都可少量见到专业院校毕业生从国办院团离职,到收入更高的民间职业剧团“逆流”就职。在北京、杭州等城市,部分戏剧公司通过发展艺人经纪、进军电视综艺等方式,拓展戏剧演员发展空间。在部分影视明星回归话剧舞台,为舞台剧拉动票房的同时,“开心麻花”“至乐汇”等民营戏剧公司原创话剧IP孵化影视取得成功,让一批新生代话剧演员入主荧幕。在乡村,尽管因移风易俗等政策使可供演戏的庙宇减少,但“文化礼堂”数量正在增加。北京的蓬蒿剧场、繁星戏剧村、鼓楼西剧场、剧空间、中间剧场,上海的可当代艺术中心等一批民营小剧场,以对民间剧团友好的价位和分账方式,极大地促进了青年戏剧创作的繁荣,形成自身审美定位,从而赢得特定观众群。

       (二)民间戏剧市场特征及发展趋势

       1.市场特征

       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民间戏剧市场呈现繁荣景象;北京、上海以话剧、音乐剧为代表的戏剧市场已具规模;中西部地区如四川成都,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现象。

       从消费需求形态上看,从乡村到城市,出现由集体的、非审美性的消费向个体的、审美性的消费过渡的景观。在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根植于乡村民俗文化的“请戏”仍是当地主要市场模式。“请戏”相当于包场或包日,以戏金结算,是乡镇社区的集体性消费,与城市依个人意愿的购票消费截然不同,演出有多少观众、观众个人评价如何并无根本重要性。戏曲演出进入城市文化消费,审美比重渐趋增加。近年在浙江台州等地出现“越剧明星”现象,民间越剧团体的名演员受到大批年轻观众追捧。而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创办的“水磨新调”张军新昆曲音乐会,单场观众已达万人。北京的民间戏剧市场以话剧等样式为主,早期的民营剧团经营模式,均为商业售票的巡演或驻演,演出剧目从情感喜剧、爆笑喜剧等到“至乐汇”以《驴得水》为代表的“荒诞喜剧”和近年升温的音乐剧,体现了观众审美需求的迭代升级。

       在部分民间戏剧团体、机构打磨原创作品的同时,由于售票的传统商业模式成本高、周期长、利润小,“开心麻花”等商业戏剧公司以原创IP和舞台剧艺人为核心资源,向电视综艺、电影、儿童戏剧等方面拓展,反哺戏剧创作。而上海锦辉公司采取更迅速的营利方式,购买具市场价值的IP,其制作的舞台剧《盗墓笔记》,实现全国15城巡演逾2000万票房收入,成为年度戏剧市场奇观。

       在福建莆田和浙江等地形态传统的民间戏剧市场中,中介因掌握供求资源而扮演重要角色。由于缺少评价机制和传播渠道,中介过大的“权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市场乱象,由此产生成立行业协会组织的迫切需求与民间尝试。在城市,新媒体成为低廉便捷的戏剧营销途径,并为新兴剧团提供机遇。从早年的传统媒体、票务网站、戏剧社区(论坛)到微博、微信和豆瓣评分交织的复杂口碑系统,互联网与戏剧之间虽未找到爆发式增长的创新模式,但早年粗制滥造的投机性商业戏剧几乎已无生存空间。

       2.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此次调研中了解到,部分地区民间戏剧市场出现短期波动。据浙江剧协提供的资料,2013年全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次和收入较2012年均有所减少。一些莆田的民间剧团负责人反映,2014年以来,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明显减少。北京有关专家和“开心麻花”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在演出市场整体呈上升趋势下,近年戏剧市场出现萎缩迹象。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政策,并在《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明确提出“重点资助基层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政府资助文艺创作项目、购买文化服务力度加大。尽管在福建莆田、浙江沿海等地,政府采购场次占民间职业院团年演出场次比例很小,也有浙江北部德清的几家民营剧团主要靠政府采购维持生计的情况。为争取政府资助的创作项目,部分戏曲民间职业剧团积极寻求民间和官方创作人才资源。能够拿到政府项目或节展奖励,也有助于提高剧团在当地的声誉。

       一些经市场历练、手握原创话剧IP的戏剧公司寻求在影视领域获得大幅价值增长。同时,北京“开心麻花”、杭州“金海岸”等公司均开展或计划开展剧场院线建设,开掘与文化小镇、城市商业体等更大平台结合的可能,并拟在院线投放自身原创内容。据“开心麻花”透露,公司已在全国选定10家左右剧场组建院线,预计于2020—2021年间正式运营。届时不仅在北京、上海,全国许多城市将有更多政府和民间投资的剧场投入使用,随之而来的内容需求,必将促进原创戏剧的数量增长和品类拓展。


 


二、民间职业剧团的组织与经营


       此次调研对象为福建莆田、浙江、上海、四川成都,主要以乡镇演出市场为主的莆仙戏、越剧、婺剧、瓯剧、昆曲、沪剧、川剧等戏曲民间职业剧团和北京、上海及杭州主要以城市演出市场为主的话剧、音乐剧及各类新戏剧样式的民间职业剧团,对其组织经营、人才与创作等情况做了分类考察。

       (一)戏曲民间职业剧团组织与经营的主要特点

       1.组织形式

       不同地区、剧种戏曲民间职业剧团组织的方式,与当地文化风俗、生产生活的传统密切相关。其主要的组织形式是传统的,较常见的主要有:(1)个人投资,一般以团长为主要投资人,演职人员主要通过聘请;(2)合伙人制,以剧团主要演员或乐员等艺人合伙的形式组团;(3)家庭(族)制,以夫妻家庭为主体组成的家族演出团体(家族剧团一般脱胎于戏曲世家,许多有几代传承)。此三种组织形式,通常为并存。剧团规模方面,以福建、浙江的典型情况而论,演职人员数量从20多人到100多人不等,投资一个剧团从30多万到100多万不等,主要在于是否有好的设备与优秀演员。传统组织形式的戏曲民间剧团,运营方面以满足民间请戏为主,以戏金结算为主要收入来源。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浙江、上海、四川成都等地有不少企业家对越剧、沪剧、川剧等传统戏曲怀有深厚的感情,在企业做大做强后,开始与当地传统戏曲联姻。由此出现一类以企养团的组织方式,多数情况下,企业家本人担任剧团团长,在经营企业的同时运营剧团,通常在剧团运营初期或很长一段时间内,以企业创收补贴剧团支出。戏曲与企业的联姻,企业化管理运营的理念和方式进入民间职业剧团,部分此类剧团开始逐渐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开拓市场。如餐饮企业小南国创始人王慧莉创办的上海文慧沪剧团,在传统戏金结算的郊区乡镇社区演出市场之外,借鉴城市戏剧的营销方式,在市区售票演出,逐渐增大剧团自负盈亏比例。

       采取公司制的戏曲民间职业剧团,在四川有两种常见经营模式,一种以综艺性的旅游演艺为主,多在城市中心或古镇景点演出,如成都芙蓉国粹演艺有限公司驻场锦江剧场的川剧演出;另一种则采取“以茶养团”,如绵阳市天青苑川剧团,通过茶园和餐饮收入补缺剧团开支。

       2.演出和运营

       戏曲民间职业剧团因剧种限定,均有相对固定的演出地域,如莆仙戏一般只在莆田、仙游、泉港一带演出,婺剧在浙西南地区盛行,川剧多活跃于四川省的巴蜀方言地区。民间职业剧团演出方式比较灵活,不受演出场地限制,既能在剧场演出,也可在社区公共场所、乡村礼堂、庙台或临时搭建的舞台演出。就福建、浙江的情况来看,目前民间职业剧团在村镇固定戏台演出及露天搭台的情况比较普遍。

       一般来说,按演出时间来分,民间职业剧团大致可以分为常年性、季节性与临时性演出团体。常年性剧团必须保证每年200天以上的演出场次;季节性剧团一般只在旺季演出三四个月;临时性剧团多在旺季由一些游散艺人临时拼凑演出。各地民间剧团演出旺、淡季时段,因各地农事规律及节庆传统而有所不同,以福建莆田为例,旺季为农历八月、九月、正月,其他月份属淡季。

       戏金因剧种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剧团演出水平呈现较大差异。莆田的民间职业剧团一年演出230天至300天(一般一天两场),每天戏金在1万元左右,如遇到当地重要神明的神诞日(如妈祖神诞),戏金价码高达两三万元一天。在浙江丽水市,婺剧民间职业剧团的戏金一般一天在1.2万元或1.3万元左右(一天两场),旺季戏金翻倍,如缙云县碧林婺剧团常年活跃在浙西南及赣、闽交界地区,一年演出300多天,600多场。温州瓯剧在正月旺季的戏金1万元一场,淡季则四五千元一场。越剧戏金相对较高,一般的剧团也可达到2万元一场,有些企业家请戏,名团、名角高达十几万元一场。

       四川的戏曲消费与闽浙不同,闲适的“茶馆”文化滋养出“茶戏联姻”这一特殊的川剧市场。这些川剧民间职业剧团或有固定演出场地,或到各大茶楼、茶馆固定演出,每场演出票价大多在10至30元,包含茶水消费,也可办包月票(以三花川剧团为例,30场次390元,20场次270元)。四川民间职业剧团的演出市场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即场次多、收入少(有的剧团一台戏的演出费只有几百元);公益的多、商业的少;综艺节目多,传统戏剧少。

       3.人才与创作

       从此次五省市调研来看,民间职业剧团艺人来源大致可归为四类:一是老艺人,包括早期国有文艺团体改革时走向市场的人员或国有专业演出团体退休回乡的演员与乐员,以及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民间演出团体中留下的目前还活跃在舞台上的演员与乐员;二是近年各戏曲学校、剧团培训班培养的演员;三是在当地戏曲文化熏陶下,因家庭与亲友的影响进入剧团成为戏曲艺人;四是从国有专业演出团体中离职的演职人员(或因民间职业剧团待遇高,或因个人艺术追求)。演员与剧团一般有签订劳务合同,福建莆田和浙江部分地区均通行一年一签,在莆田,一般在农历正月演出旺季之后的2月签订合同或择取新团;在浙江此时间点则通常在淡季的六七月。

       一般来说,民间职业剧团演职人员的待遇因剧种或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很大的差别。莆田莆仙戏演职员的工资一般按天算,主角一天500至600元,一般演员一天200元左右,乐师一天300至400元,一般乐员一天200多元(演职人员工资一般保底为20天,如演出少于20天,也要按20天算工资)。浙江的民间职业剧团演职人员待遇有两种,一种是按天结算(婺剧演员一天为300至400元);一种是主要演员待遇实行包年制,一般生、旦角色一年18万到20多万。近年在浙江台州等地,“越剧明星”取代了小品、歌舞明星而成为演艺市场的新宠。不少“中国戏剧梅花奖”越剧演员受聘民间剧团,走向农村观众,奉献高水平表演技艺的同时也抬升了演出市场价格,“梅花奖”演员出场费单场2万元至5万元不等,个别演员戏金一路飙升至每场10万余元。四川的民营剧团川剧演员收入偏低,即便是业务能力突出的专业演员,每人每场演出收入也仅在60元左右。

       福建莆田、浙江、四川成都等地戏曲民间职业剧团,演出剧目多为传统戏。新创剧目情况,以福建莆田为例,也以古代题材为主,如孝道、廉政等主题,这样的剧目为乡镇群众喜闻乐见;一般剧团无专职编导等创作人员,剧本或为改编,或从民间创作者手中购买。部分季节性或临时性剧团以演出无固定台本的提纲戏(浙江称“路头戏”)为主。

       原创剧目通常是前述“以企养团”模式、具一定规模的公司制剧团或取得政府资金支持的民营剧团,才有能力创排。如由企业家庞明忠创办的四川龙泉驿区民中川剧团,自筹资金创作了大型现代川剧大幕戏《布衣张澜》,入选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得到地方政府每年固定拨款支持的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曾创排大型历史剧《戚继光》,并到北京国家大剧院等多地巡演。上海文慧沪剧团自2010年成立以来先后推出15部大戏,包括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创排的《黎明前的歌声》,立足本土、自真人真事创编的现实题材剧目《风雨同舟》《白衣柔情》等。

       (二)北京、上海等城市戏剧民间职业剧团的组织与经营特征

       1.原创与IP :以内容为核心

       北京、上海等地许多民营戏剧团体、机构的持续发展得益于深耕原创剧目,经历市场检验,形成可以向影视等领域延展的内容资源。李伯男戏剧工作室早期创排的“情感三部曲”,全国巡演累计3000余场;“开心麻花”原创爆笑喜剧中票房成绩最出色的《乌龙山伯爵》六年演出破千场,票房过亿;繁星戏剧村最受欢迎的驻演剧目《那次奋不顾身的爱情》自2013年首演以来,创造逾2000场纪录。“至乐汇”面对城市新兴观众群,提出“荒诞喜剧”的创作定位和传播策略,造就话剧作品《驴得水》的商业成功。“开心麻花”以行之有效的创作生产流程,保持每年一至两部新剧的创作能力,剧本需经大纲、分场和几稿写作,多次审议后方能投入排演;与“至乐汇”创排《驴得水》,繁星戏剧村创排《那次奋不顾身的爱情》类似,剧目都在导演与演员的排练厅工作和演出中不断修改打磨。北京民营戏剧的内容深耕终结硕果,2015年以来,《夏洛特烦恼》《驴得水》《无名之辈》等改编自原创戏剧IP的电影屡成爆款。在上海,徐俊戏剧工作室以强烈的精品意识创排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被选为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剧目,并赴美国百老汇驻演。

       2.巡演与驻演

       如早期李伯男戏剧工作室、“开心麻花”、“至乐汇”、上海锦辉都采取巡演模式,租场和回款周期、难度是不确定性因素;而坐拥剧场的繁星戏剧村探索驻演模式。繁星戏剧村于创办之初采取原创孵化构想,在50余部合作、制作剧目试水中,物色优秀创作者,依托附近“金融街”白领受众群体,最终凭《那次奋不顾身的爱情》《那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等剧目取得驻演的商业成功。杭州“金海岸”在经营剧场院线的同时,开发原创儿童剧,为维持用户黏性采取剧院每月更新剧目的换台率。未来“开心麻花”等更多民营戏剧机构投入剧场及院线建设,意味着将转向更具稳定性的驻演商业模式。

       3.制作人制、艺人经纪

       北京、上海等城市民间戏剧团体,普遍采取制作人制。继编剧、导演和演员,戏剧制作人、策展人成为又一类活跃于行业之中的自由职业者,为大量民间戏剧创作者提供咨询、资源配置、制作监督、宣传营销等方面服务。中小体量的戏剧公司、民营剧场往往聘任专职制作人。上海锦辉采取“制作体”+项目制,“制作体”常规为3人,向公司申报剧目提案,公司评估是否投资,并对“制作体”采取利润分成和亏损淘汰机制。各项目主创人员皆由“制作体”聘请。徐俊戏剧工作室排演一部大戏需调动百余名演职、技术等人员,但工作室常设制作和运营管理团队只有五人。多数民营戏剧公司的物料制作为外包,而以旅游演出和综艺起家的“金海岸”拥有自己的制作工厂,并可承接外来制作订单。在艺人方面,繁星戏剧村采取部分签约、部分招募的方式,以维持驻演能力。“开心麻花”实行签约艺人制,对签约艺人保证每年演出场次,目前公司签约演员约200人,并采取将戏剧“台柱子”推向电视综艺、电影等媒介,打造成知名演员的策略。

       4.艺术探索的资金短缺和民营戏剧的两条腿走路

       一部分艺术性、探索性的小剧场戏剧创作实践,不具有商业性,缺乏资金来源,戏剧创作者被迫以几乎“零”成本方式加以呈现。如,树新风剧团是活跃于北京小剧场的民间非职业剧团,曾排演《顾不上》《人生不适情》等富人情、接地气的现实题材话剧作品,参加一些戏剧节展演。该剧团无经费、无固定场所、未注册,长年联系在京200余名戏剧表演爱好者和演员,非专业演员占三分之二(大多是在京高校剧社原成员),他们大多参演无报酬或报酬很低,成为北京各类低投资小剧场演出、文学剧本朗读展示的演员库。由此也反映出,部分有艺术追求的北京小剧场戏剧实践,常年处于少积累、低门槛的初级业态,难以实现演出质量的提升。随着政府对文艺创作项目资金投入的加大,部分民营戏剧团体转向“两条腿走路”策略,承担了市区一级主流文化产品生产的任务,如李伯男戏剧工作室创排《建家小业》,以悬疑剧品牌著称的上海现代人剧团创排《汇贤坊》等剧目;早年曾创办“宽度网”戏剧评论社区的宽友文化公司,近年承接了文化部艺术司全国小剧场展演、北京市“北京故事”戏剧展演等活动的组织实施。


广大戏曲爱好者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广告位
最新视频
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92戏曲网

本站戏曲资源均由网友分享提供下载链接,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资源,请支持正版,购买正版,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工信部ICP备案号: 鲁ICP备19035185号-1 商务合作 网站地图 2018-2020 Copyrights reserved 非赢利性、发扬传统文化,服务广大戏迷公益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