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 豫剧 晋剧 吕剧 黄梅戏 昆曲 扬剧 楚剧 川剧 评剧 曲剧 秦腔 梆子 闽剧 沪剧 彩调剧 布袋戏 山歌剧 白字戏 赣剧 芗剧 庐剧 淮剧 正字戏 汉剧 桂剧 歌仔戏 花鼓戏 莆仙戏 琼剧 粤剧 锡剧 莲花落 淮海戏 通剧 茂腔 潮剧 皮影戏

秦腔、河北梆子之比较

发表时间: 2019年06月28日 | 作者:admin [0次]

1.秦腔的历史很古老,以致于现在无法确切指出他起源于哪个朝代。现代秦腔是逐渐由三原、泾阳、高陵方言过渡到以西安语音为标准语音的,由五路秦腔统一而形成的,大致在易俗社成立之后逐渐形成了现代秦腔。河北梆子的上游是东路秦腔(同州梆子)和蒲剧。一般所认为魏长生进京事件只是标志秦腔在北京取得了大的影响。比较而言,蒲剧和河北梆子的血缘更近一些,从主奏乐器都是板胡和笛子可见。河北梆子的形成经历了约200年的时间,从乾隆年间秦声北上到1930、40年代河北梆子正式定型。这期间有比较长的时间属于蒲剧和河北梆子的磨合交错时期,曾经有过蒲剧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临汾、运城、渭南一带的演员进京经过有经验的琴师“调嗓”,就可以唱京梆子(即河北梆子),有的演员在山陕唱蒲州梆子,在北京唱京梆子,同时在河北梆子和蒲剧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小元元红(郭宝臣)”是那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2.秦腔有西安语音作为标准语音,而河北梆子没有哪一种方言是标准语音。“河北梆子”这个剧种的名称是1952年正式定下的,在这以前叫过山陕梆子、山西梆子、蒲州梆子、北京梆子(京梆子)、天津梆子(卫梆子)、直隶梆子、秦腔、秦剧。定型后的河北梆子大致分为三个流派:京派、卫派、河北派。京派比较保守,旧京派有很明显的蒲剧痕迹,新京派演唱风格比较爽朗,代表人物李桂云、刘玉玲的演唱被誉之为“甜梆子”;卫派改革比较多,用本地方言演唱,在解放前很流行,代表人物很多,被誉为“苦梆子”、“酸梆子”,在河北梆子三大流派中最有影响力;河北派的风格豪爽,又称“大口梆子”,这与自古以来的燕赵豪侠之风一脉相承。三大流派用不同的方言演唱,风格不尽相同,发音吐字有细微差别,这与秦腔用西安语音作为标准语音完全不同。

3.秦腔形成和发展的关中地区是中国汉文化的重要根基地区之一,历史积淀深厚,西安是十二朝古都,周秦汉唐这些辉煌朝代的都城全都在关中地区。而河北梆子形成是在北京及周边的燕赵地区,在北京建都的辽金元明清等朝代只有明一个汉族政权,北京的民族成分比西安复杂的多,北京方言中也保留了大量的女真、契丹、蒙古、满洲语。北京的多元民族文化造成了河北梆子不拘一格,开放而不保守的特性。秦腔最早创立了戏曲科班、剧团、学校三合一的“易俗社”;而中国最早办女伶科班的是河北梆子,第一个演出时装戏和现代戏的也是河北梆子,第一个男女同台演出的还是河北梆子。河北梆子经常有“两下锅”演出,过去和蒲剧自不用说,和京剧也经常,蒲剧和京剧都是大剧种。秦腔在西北地区一枝独秀,如果有“两下锅”演出,也是和眉户、碗碗、汉调等地方小剧种,“两下锅”频率也比河北梆子低许多。

4.秦腔深刻影响了中国戏曲剧种的形成,但大多是单向输出,吸收、借鉴其他剧种的因素少。至今秦腔人仍然对变革非常敏感:秦腔中插一小段昆曲,反对的声音就会占多数;伴奏加进西洋乐器,即使主奏仍然是板胡、二胡,持反对意见的也不在少数;有的演员采用了科学发声法,有很多观众反对,不管这个演员是不是什么“名旦”,不管这个演员为艺术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而河北梆子就有所不同:传播过程中有引进也有吸收且大致保持平衡而没有失去自己的特色。虽然河北梆子的源头是蒲剧和秦腔,但他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北京和周边有三大剧种: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三剧种之间互相交流借鉴很多。很多京剧演员都是学河北梆子出身的,其中包括著名的荀慧生、李多奎、唐韵笙,荀派京剧的梆子味比其他流派浓,若干剧目是从河北梆子移植的;先学京剧后改梆子的凤毛麟角,但河北梆子的文武场面却从京剧借鉴了很多;评剧最初是全套借用河北梆子的场面...河北梆子本身对变革比较开通:大提琴等西洋乐器的加入并没有使观众有强烈的反应;京、梆两下锅本来就长期存在,京、昆又不分家,所以河北梆子中有少量的皮黄和昆曲并不见怪,观众也不会强烈反对;科学发声法在河北梆子演员中有人采用,但没有招致戏迷的反对,名家刘玉玲曾拜郭兰英为师,演唱《白毛女》、《窦娥冤》等歌剧,刘玉玲本人是二度梅和特殊贡献专家,在戏迷中有很高威望。

5.秦腔和河北梆子的音乐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哀乐就是秦腔曲牌《珍珠倒卷帘》改编成的,影视剧中的秦腔音乐大都保持了原汁原味而少有变更。河北梆子音乐被大量用于影视剧中,尤其是华北抗日题材的《地道战》、《红旗谱》、《小兵张嘎》、《平原作战》...歌剧《白毛女》的音乐就比较多的借鉴了河北梆子的音乐,有些唱段完全就是河北梆子。秦腔一般在演出即将结束时有唢呐伴奏,河北梆子却经常用唢呐来烘托气氛和衬托高潮,这与华北地区的唢呐曲牌丰富有直接关系。河北梆子中板胡和笛子属于主奏,还使用笙托腔保调,这与蒲剧一脉相承;而秦腔的伴奏乐器和河北梆子和差别相对于蒲剧和河北梆子要大。

6.秦腔的传播路径是从农村到城市,而河北梆子正好相反。秦腔从农村走向城市比较晚,河北梆子最初还没有完全从蒲州梆子脱胎的时候,就长期在清皇宫“内廷供奉”。河北梆子最先在北京形成,逐渐推广到天津、通州、保定、正定、河间等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京剧在农村没有梆子的风头盛,京剧“内廷供奉”的历史比较长,所以京剧比河北梆子雅一些,有的习惯了京剧的戏迷会嫌河北梆子“太土气”。但论粗纩豪放,河北梆子又不及秦腔,习惯欣赏秦腔的戏迷可能会说河北梆子“太花了”。这就是河北梆子啊,风格介于京剧和秦腔之间的一个剧种,如果秦腔人说河北梆子“太花了”,那是一语中的,河北梆子过去有别称就叫“花梆子”。河北梆子和蒲剧的风格比和秦腔、京剧的风格要接近的多。

7.由于河北梆子在开放和竞争的文化环境中立足并成长,所以几乎没有戏迷只喜欢河北梆子的。大多数喜欢河北梆子的戏迷都同时喜欢其他剧种,京剧、评剧、晋剧、豫剧、秦腔、蒲剧、吕剧...多个剧种并存于京城,并没有使河北梆子消亡,反而锻炼出了特有的性格,使广大燕赵人民喜闻乐见!秦腔戏迷也有这种现象,但不如河北梆子的明显。陕视《秦之声》节目只有秦腔一个剧种打擂,偶尔有眉户及其他剧种也是表演性质的;河北《戏苑乡音》却有河北梆子、京剧、评剧三台擂,各打各的,而且比赛中还要“串剧种”或“串行当”,所串剧种也不止京剧和评剧,曾经有过晋剧、蒲剧、上党梆子、雁剧、吕剧、黄梅戏、越剧、老调、豫剧、曲剧等剧种。北京、天津的电视戏曲节目也是这个风格。不同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了不同的剧种和不同观念的戏迷。

8.北京的民族成分比关中地区复杂,这在戏曲演员这个群体中也一样体现。一些重量级的大师也是少数民族:程砚秋、奚啸伯、金少山、关肃霜、厉慧良、李万春是满族;言菊朋、言慧珠是蒙古族;马连良、雪艳琴是回族。京剧和河北梆子演员中的少数民族比例远远高于秦腔。

9.秦腔戏迷演唱或模仿其他剧种时带本剧种味道的程度要比河北梆子戏迷偏高。京津冀地区的演员和戏迷普遍善于演唱多个剧种。著名戏曲节目主持人白燕升就出在河北,现在能到全国若干电视台的戏曲节目里担任擂台裁判,白燕升的CD还被戏曲学校做过教学示范;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刘玉玲擅长于京、梆两下锅,她的歌剧也有名,是继郭兰英之后最著名的“白毛女”,歌剧《窦娥冤》也是刘玉玲的擅长剧目;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张秋玲在个人演唱会上演出了河北梆子、京剧、豫剧、评剧、评弹、歌曲等,其中京剧还分不同的流派。

10.秦腔是所有剧种中当之无愧可冠以“大”字的剧种;河北梆子是所有剧种中首屈一指能冠以“花”字的剧种。



您可能喜欢:
广大戏曲爱好者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最新视频
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92戏曲网

本站戏曲资源均由网友分享提供下载链接,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资源,请支持正版,购买正版,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工信部ICP备案号: 鲁ICP备19035185号-1 商务合作 网站地图 2018-2020 Copyrights reserved 非赢利性、发扬传统文化,服务广大戏迷公益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