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 豫剧 晋剧 吕剧 黄梅戏 昆曲 扬剧 楚剧 川剧 评剧 曲剧 秦腔 梆子 闽剧 沪剧 彩调剧 布袋戏 山歌剧 白字戏 赣剧 芗剧 庐剧 淮剧 正字戏 汉剧 桂剧 歌仔戏 花鼓戏 莆仙戏 琼剧 粤剧 锡剧 莲花落 淮海戏 通剧 茂腔 潮剧 皮影戏

黄梅戏与民间歌谣(三)

发表时间: 2019年06月28日 | 作者:admin [0次]

续黄梅戏与民间歌谣(二)  


  陆洪非先生在《黄梅戏源流》中曾指出,“黄梅戏是从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认为黄梅戏早期的剧目对民歌的吸收借鉴不外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将长篇的叙事民歌,通过化了妆的演员在舞台上演唱,即成‘独脚戏”’;二是“将民歌中叙述到人物立起来,把演唱者叙述形式,改为故事中人物亲自登场讲、唱”;三是“以一种民歌为主,穿插一些戏剧性的情节,使之成为一出小戏”;四是“利用民歌的曲调,并以民歌做插曲来表现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黄梅戏的早期剧目与民歌的深厚渊源。其中前两种是对民歌的本体吸纳,后两种是对民歌的局部借鉴,从而满足了黄梅调在向戏剧腾跃之时的文学渴求。尤其是上述第二种情况,其实质是变“叙述体”的歌咏为“代言体”的戏剧,实现了音乐形式的黄梅调在戏剧晶位上的凝结。这些都得力于明清民歌时调在安庆沿江一带的流行,得力于丰富的民间歌谣在那里的沉积,使黄梅调一到此间就浸泡在民间歌谣的养液中。在它们的合力下,黄梅戏便“一朝分娩”。


  纵览明清民歌时调,其在乾(隆)嘉(庆)年间,有一个十分显著的倾向,这就是“十二月体”及“对歌”、“盘歌”的渐次增多。在吴中,有《十二月叹》,以十二月布局,描述了江南人民的痛苦生活。钱静人在《江苏南部歌谣散论》中认为这是“目前所搜集到的最早的一首历史歌”,可见,“十二月体”的兴盛,当自清中叶始。这与黄梅(采茶)调流人安徽的时间前后相连。在安徽,我们于《桐城歌》中亦发现有不少“十二月体”的歌谣,如《盘茶歌》、《十二月花》、《十二月花赞白娘》、《孟姜女送寒衣》、《十二月望亲人》、《十二月瞧郎》、《十二月想郎》、《十月小女》、《十月怀胎》,等等。后两种虽非“十二月”,但其结构手法及布局均如出一辙。这些充分说明了“十二月体”歌谣在当时的繁盛。张紫晨先生藉此认为,当时的人们“运用它抒情叙事已经很习惯了”。这一现象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当“近代”歌谣发展到一定时机,人们的叙事要求增强,所以借重“十二月”,也是一种结构意识的觉醒与成熟。无论是“十二月”还是“十月”,甚至是“四季”,都向我们昭示了“以时序”为基本框架的“线性”结构模式,其不同只是依叙事需要的大小而作的容量调整。而这些也是黄梅(采茶)调由音乐形式转向戏剧形式,由偏重于抒情转向偏重于叙事之际所迫切需要的。有了叙事性的结构,戏剧才能真正实现对音乐性的一般歌唱的升华。如此,黄梅(采茶)调来到安徽,在需要文学补给的情况下,它便首先沿“十二月体”展开自己的叙事追求。故此,我们看到,在黄梅戏早期剧目中有着大量借助时序抒情叙事,并以个人演唱为主的剧目。由于这种民歌特点,使它多为“独角”咏叹;又由于这种“独角”咏叹,使其必定要借助时序,展开“线性”结构。在没有或少有“第二个角色”交流互补的情况下,以“月”、“季”为结构依托,叙事骋怀,正是黄梅戏早期的一种基本模式,迄今,它们仍保留在《苦媳妇自叹》一类“自叹系列”剧目中。这也可以见出早期黄梅调向文学求取的迫切,受民谣濡染的直接。《苦媳妇自叹》本身,就是《桐城歌》的整体移入。


  摘自《黄梅戏通论》



您可能喜欢:
广大戏曲爱好者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最新视频
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92戏曲网

本站戏曲资源均由网友分享提供下载链接,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资源,请支持正版,购买正版,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工信部ICP备案号: 鲁ICP备19035185号-1 商务合作 网站地图 2018-2020 Copyrights reserved 非赢利性、发扬传统文化,服务广大戏迷公益性网站